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5月3日19:29分,ID名为“@深圳南山公安 ”的用户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深圳市民被一网约车司机杀害的消息。据披露,网约车司机——也就是犯罪嫌疑人潘某交代其于5月2日21时许在某快车平台上接到钟某后,将车辆开至偏僻路段,持刀逼迫钟某交出身上财物,之后将钟某杀害(尸体已找到)。

南山公安微博通报

随后的11:29分,滴滴出行也在微博上公布了“关于5.2深圳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进展”的消息,据滴滴出行的披露,“案发时,该乘客乘坐的是我们平台上的顺风车,我们发现,嫌疑人潘某是用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车牌号码为粤B6S8N3)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但案发车辆的牌照(粤C2S8N3)系潘某伪造。”


滴滴出行通报

乘客遭遇不测的惨剧,当然值得同情,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这起事件中发现什么作为镜鉴?

翻看深圳南山公安局的微博下面,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认为目前的网约车平台由于没有像传统出租汽车司机一样进行各种审核,因此非常不安全,因此网约车平台要承担很大责任,典型的就如认证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的 @陈士渠 在微博上说,“该网约车平台审核不严,应当追究责任!”

陈士渠微博

而另一种声音则是认为,网约车平台因为将司机的身份证、手机和信用卡进行绑定,而且平台能够知道其行驶路线,因此比传统的出租车司机更加安全。代表人物就是@Paul郑褚 ,他在微博上说,“警方能如此迅速找到凶手,无疑是因为凶手在网约车平台注册的身份证、手机号,事发前与受害人联系时的手机号等,即使伪造也无法做到无迹可循。而乘客在街头搭乘出租车是随机,所以才会出现北京出租车连环杀人魔,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相对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的安全有革命性的提升。”

到底是有政府牌照的出租车安全,还是依托于移动移动网的网约车安全?在我看来,可能网约车比出租车更安全。

传统出租车司机不都是有背景调查吗,为什么网约车还会比其更加安全?在我看来,无非是因为平台需要司机提供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银行账号和手机等详细个人资料,因此尽管网约车并没有像出租车司机那样的背景审查,但也能够对司机形成威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有的资料、甚至行驶路线都是可以在平台上存有备份,因此一旦发生事故,警方可以马上锁定犯罪嫌疑人。在此案件中,从报案到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也只用了12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抓获犯罪嫌疑人,网约车的数据发挥了巨大威力。

在网约车之前,出租车上也时不时发生恶性案件,不仅有出租车司机针对乘客的,还有很多乘客针对司机的。为什么出租车司机上容易发生恶性案件?这是由出租车业的工作特点决定的。首先,作为一个移动的封闭的空间,出租车天然的适合作案。和绝大多数工作场所固定的行业相比,出租车司机面对的客人都是随机的,在像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城市中,单就概率而言,一个乘客打车时遇到的司机可能在这辈子中都无法第二次遇到。也正是如此,出租车司机或者是乘客经常会见财(色)起义,发生包括凶杀、抢劫或者强奸案。也正是因为出租车行业的这个特点,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要求出租车安装隔离护栏,确保出租车司机的安全。

其次,由于出租车的行驶路线不固定,而且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又不相认识,因此这种随机性的案件破案率比较低。如果有兴趣,你可以随时在网上搜出出租车司机的恶性杀人案件,在电子监控缺乏的年代,这种案件的破案时间大都比较长。2003年,北京市公安局曾经破获了一起出租司机连续杀人分尸系列凶杀案,这位出租车司机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间共杀害5位乘客。

出租车凶杀案

从去年以来,随着网约车规模的扩大,网上不时传出有网约车司机的凶杀案,但是所有的这些案件都在很短时间内破获,大都不超过24小时,而在以往破案时间则会更长。

出租车安全还是网约车安全?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结论。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认为网约车不安全?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传统出租车业者高估了网约车的危险,试图以此来遏制网约车的发展。由于网约车安全、便捷和舒适的服务,已经影响到了现有出租车群体的利益,为了遏制网约车,因此一旦有网约车的恶性事件,就会受到有关部门和群体的格外关注。全国每年发生在出租车上的凶杀案件并不在少数,但是鲜有案件会受受到这么瞩目,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一起普通的凶杀案件,这也是非常奇特的一件事。

其次是人的风险偏好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人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特点,那就是会高估新风险的危险程度而对那些高风险的旧风险习以为常新事物出现,我们总是求全责备,甚至要求它不出一丝毗漏。火车发明之后,我们会高估火车导致的风险,但是对速度更慢、危险程度更高的马车所导致的事故却熟视无睹。也正是如此,媒体上很少会报道那些出租车杀人事件,但是对网约车上发生的恶性事件却津津有味。

媒体报道网约车的恶性事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比出租车更不安全,相反,因为太安全了,所以偶尔的几起事件都会格外受到公众热议。但如果政府监管部门因为此就要限制网约车的发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会把我们送回到更不安全且服务态度更差的出租车业中,而这,恰恰是广大消费者最大的担忧,而且总体上会产生更多的恶性事故。

本文首发于淘皮客,有修改。

话题:



0

推荐

傅蔚冈

傅蔚冈

212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