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首届粤港澳湾区论坛上,向来低调的顺丰创始人王卫也现身会场讨论湾区的未来。据说这是王卫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在公众面前露脸,也正是因此,王卫戏称“我的低调牌坊这次真的没有了”。
 
为什么王卫会在粤港澳湾区论坛上露面?固然有本次论坛承办方——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的力邀,但是从更深角度而言,王卫本人就是粤港澳湾区发展的典型代表,就像马化腾在论坛上说的:“顺丰超过20年的发展历程,完全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成长历程。”
 
与一般企业家的经历不同,王卫的身世有点特别:他出生在上海,但是早年就移居香港,而后来的创业却是在内地,他依靠广东和香港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创立了顺丰帝国。百度百科是这么介绍他的早期创业:
 
最初在顺德做印染,把样品寄到香港给客户看很困难,要较长时间,后试过在码头边求人帮忙捎样品到香港。那时很多香港人都在广东设厂,都有这方面的需求。90年代初,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内地的王卫有时会受人之托,捎带货物出入境。为何不自己做快递呢?于是,从父亲那里借到10万元资金后,22岁的王卫与几个伙伴合作成立了专送快件的公司,并于1993年3月26日,在广东省顺德市注册成立了顺丰公司,创业初期公司只有6个人。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顺丰在深圳设立了自己的企业总部。随后顺丰开始订立国内高端快递行业的定位。
 
2003年,随着顺丰的队伍不断扩大,王卫把他的目光转向了天空。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使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
……
 
后面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顺丰的业务量越来越大,成为国内快递业的龙头老大。今年初借壳鼎泰新材在深交所上市,随着顺丰控股股价的变化,王卫个人拥有的财富一度超过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
 
对于王卫的成功,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那么,王卫为什么能成功?
 
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他作为企业家有着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他看到了粤港两地巨大的物流需求,于是只身北上创立从零开始创立了顺丰公司。顺丰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龙头,众所周知的就是它的优质服务。
 
为什么顺丰服务会与众不同?我觉得这和王卫的香港人身份分不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那时候已经有DHL、联邦快递等世界知名机构在此服务,香港客户对服务会比较挑剔,而顺丰也能够随时学习这些国际大机构的服务。
 
也正是如此,顺丰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同时还从粤港两地扩展到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也正是如此,马化腾认为顺丰是大湾区服务业创新的代表。
 
在顺丰成长的关键一步就是北上创立顺丰,而这个举动恰恰是王卫和当时几乎所有北上港商中最大的不同。当时从香港到广东投资设厂的港商,几乎都是在香港已经有了积累,在香港有了自己的产业;而王卫当时则是赤手空拳北上,10万元的启动资金也是从父亲那里借来。这种创业方式,在当时的港商中几乎是绝无仅有。而正是这个举动,成就了今天的王卫,顺丰也成为大湾区服务业创新的代表。甚至是整个中国服务业创新的代表。
 
 
王卫的创业经历给“树挪死,人挪活”这句谚语作了充分的佐证。如果王卫当初不是在顺德开设公司,而是将公司开在香港,那么顺丰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作为一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城市,即便顺丰占据了粤港之间100%的快递服务市场,这样的规模还是不够大,无法支撑起今天超过2000亿市值的公司。
 
对一般港人来说,将主要业务放在内地则是不可想象,更不要说王卫为了内地市场而将身份从香港人变为内地人。为什么王卫要从香港身份转为内地身份?此前媒体的一篇报道提及:“也是在2010年,为了回避新《邮政法》‘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的政策限制,顺丰速运从一家港资独资企业转为注册在深圳的内资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人王卫也获得深圳市民身份。”
 
回头来看,我们今天不得不说“深圳市民”这个身份对王卫或者说顺丰的重大意义:如果王卫还是香港身份,那么国内快速蓬勃发展的快递市场也就和顺丰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意味着当年快递业准入门槛限制对粤港澳湾区建设的一些制度性障碍,而这些障碍的存在则是限制了人才在粤港澳之间的合理流动: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王卫那样的勇气将香港身份变为内地身份。就像有马化腾在开场的主题演讲中的提到“出入境政策方面能不能推行高科技人才的绿卡”:
 
“在个税方面能不能实行一些补贴,能让在港澳的高端人才在大湾区范围内工作、生活都视同于在港澳生活、工作。不像现在很多高端人才回到内地工作要数着日子,一年不能超过180天,否则的话就按国内的税率来纳税。这对我们吸引高端人才来说,是非常不便的,我希望这里能有一些措施能改善。”
 
近年来,随着粤港两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到广东工作和创业。有数据显示,现在广东省长期居住、工作及升学的香港人达51万人,大疆科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大疆科技的创始人就是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4名毕业生,而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就是他们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老师李泽湘教授。今天的大疆科技已经占据了全球民用无人机的七成市场份额,并吸引上百名香港青年加盟。
 
 
尽管今天粤港澳湾区的人才流动已经越来越便利了,但是还存在着一些有形和无形的制度障碍阻碍了人才在大湾区的流动,尽管通关便利化成为大家的共识——现在已经出现了24小时通关服务,但是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障碍,比如马化腾说的跨区域人才之间的税收问题。今天粤港澳湾区要比肩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但是与这些湾区相比较,它的复杂程度也是更高:大湾区之间需要通关,而且存在三种货币,这些因素会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
 
如果湾区需要涌现更多的顺丰和大疆科技,那么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如果湾区的障碍不能在短时期内破除,那么粤港澳三地就应该有更多的制度创新来弥补这个短板,让人才真正能够在大湾区之间流动。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判断:湾区之间不断流动的人才能够为所在区域提供新的增长点,就像当年顺丰带给消费者的服务一样。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观点频道
话题:



0

推荐

傅蔚冈

傅蔚冈

212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